在国外期间,参加过几次国际学术会议,也接触了许多赴国外开会的国内学者,不经意间也发现国外学者与国内学者的一些差异。联想起在国内参加的学术会议,也引出了一些感慨。 1、与国外学者比较,国内学者的英语水平尚须提高。现在的国际学术会议,多用英语发言、交流,国外学者一般都能用流利的英语表达,欧美的自不必说,其他如日本、韩国的学者也大多有留学欧美的背景,英语交流几无障碍。而国内学者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是那种国际语言的“失语者”,或只能说“结巴英语”,还须借助翻译来完成“对话”,这样,所谓的国际研讨会就花费了双倍时间,而且通过转译来作交流,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靠的。 2、在国际交流的环境中,国外学者一般都比较正式、认真,会议上也能倾听各种观点,然后再提出自己的看法,显示出对学问(“学”和“问”)的虔诚;而国内学者的态度就较为随便,或在私下“开小会”,交头接耳,啧啧私语;或不屑其他学者的看法,肆意抨击别人的观点。这种论坛上的“无礼”现象,与学术会议的科学严肃性形成鲜明的反差。 3、在话语层面上,国外学者的表达一般都比较严谨、踏实,多用理性、科学的语言,在关键数据、资料来源、理论根据、研究方法上,都极为慎重、较真;而国内学者还是摆脱不了假(把假设当依据、资料来源不可靠、以假乱真等)、大(宏大、抽象、模糊的叙述等)、空(空洞、浮于表面、不求真务实、不作论证等)的陋习,尤其是在具体问题的辩论中唱高调、绕弯子、避实就虚的表现,实在是违背了“学术讨论会”的本义。 4、在提交的论文中,国外学者的论题多为“问题”性的,比较平实、具体,切入口小而内容精深,展开的方式或量化也可质化,但看得出是花力气做出来的,当然按照西方的文本要求,也比较符合规范;而国内学者的论题通常是“建构”性的,貌似玄乎,“高见”迭出,但文中多是断语、假设,隐藏着许多思维漏洞,尤其在关键论据、逻辑关系上常有缺失,而且在人文学科,许多论文还有以感性描述代替理性深究的“传统”,看上去华丽而有言辞才情,其实是违背了科学研究的本质。 5、在会场之外,国外学者多把它看作是讨论的延伸,间或也邀请对同一领域、同一问题看法相同或相左的学者喝咖啡聊天,似乎少有学术以外的功利性;而国内部分学者则把“会场”外的走廊,看作是讨论的结束和“拉关系”的开始,或攀龙(攀“名流”)附凤(附“新贵”或所谓“美女学者”),或巴结刊物编辑,不难看出其学术之外的强烈“功利心”。 上述看法,或许有失“偏颇”,也不能代表所有国内学者和所有学术讨论会。但窃以为,即便是某些学者的“个别”表现,在国际学术论坛上也是“抢眼”的,那到底会是“青眼”还是“白眼”,自然也不必由我来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