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快报》报道,今年广州十一区会议费预算总额为1.28亿元,比去年1.97亿元下降了35%。不过,各区会议费预算的公开透明度仍不尽如人意,多数区的会议费预算中没有详细说明会议数量和规模,且多数区有“涉密数据”不予以公开,多区共有超过千万元会议费不知去向。
仅从新闻报道的数据来看,今年广州十一区会议费预算总额比去年下降了35%,不仅有明显的经费降低,也体现出了政府主动公开的态度,此处应该有掌声。然而,众望所归的公开却不尽如人意,有的冷冰冰的数据里缺乏详细说明,公众直呼“看不懂”,有的以“涉密数据”为由不予公开,给翘首以盼的公众浇了一盆“冷水”,甚至还有巨额经费不知去向,让公众直呼“伤不起”。
公开会议费用预算,目的和“三公”经费预算公开如出一辙,是政府部门向社会作出的承诺,要把“公款姓公,一分一毫都不能乱花”落到实处,这既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也是公众对照政府承诺行使监督权的需要。晒预算的目的就是方便群众监督,公开不详尽或不予公开,监督的作用都会大打折扣。如此,广州十一区会议费预算公开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恐怕“涉密数据”是假,“怕监督”才是真相。此外,“涉密数据”需要根据《保密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认定,在没有任何相关部门佐证的情况下,以“涉密”为由不予公开既站不住脚,也难免让公众猜疑“涉密”的背后究竟有何秘密。
不得不说,“涉密”不是万能理由,会议费用也不是“什么都能装的筐”,诸如会议费用公开中的“欲说还休”也好,“蒙面功夫”也罢,皆是费用管理监督的失职所致。事实上,从中央到地方都对会议费用的管理有严格规定,但仅靠相关部门的自觉执行还不够。毕竟在公权的“授意”之下,诸如接待、礼品纪念品、公款旅游等费用支出都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会议费用,且在没有详细科目和“涉密”的搪塞理由之下,穿上合法“马甲”的费用“黑账”愈发沟壑难填。
本来,会议费预算公开就是要实现节俭办会的目的,推进廉政建设,而以会之名的各种费用乱象不仅违反财经制度规定,也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更缺了为官之德、伤了群众的心。公开是为了监督,公开的效用往往取决于监督的效力发挥,这就要对那些“涉密”的会议费用来次彻底的“公开体检”。
就广州十一区的会议费用预算公开而言,各部门还需多一份真诚,对没有公开到位和不予公开的事项说清楚、讲明白,重新给公众一份“明白账单”。那些以“涉密”为由敷衍塞责的,不妨倒查看看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不疏漏一丝一毫,不放过一分一厘。
当然,“公开体检”还需对会议费用作出明确界定,从会议费的含义、口径,到会议的人均标准、费用明细科目等,都应该有严格的规范,唯此公众才能明白标准、厘清关系,逐项对照“检查”公开的会议费有什么、用在哪里、金额是多少,让经费能够管得住、用得好。同时,要尽快完善预算法和信息公开制度,健全权力制约、群众监督机制,把每一分钱都纳入阳光监督,让每一笔开销都经得起“公开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