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听力协会主办的2015北京国际听力学大会日前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大会为期3天,旨在通过专业学术论坛和行业综合展览,为听力学领域专家学者及社会工作者搭建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的平台,共同促进中国听力学的发展与繁荣,推动听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听力语言康复影响深远
北京听力协会会长万敏指出,共商听力语言康复发展大计,影响深远。本次大会希望就听力学发展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相互交流、切磋、借鉴。她还表示,出席本次大会的国内外听力学家、听力语言康复专家、耳科医生、助听器验配师、听力学专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学生及行业其他相关人员,大家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如何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同心戮力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重要课题。另外,这次大会提出了探索性的观点和理念,充分展示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成果。这些观点和理念令研究和实践工作者受益匪浅。
大会开幕当天下午,“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行业展览会正式开展。包括博世集团,奥地利,瑞声达,峰力,诺尔康,立声特等近30家国内外众多听力事业机构集体亮相,展示行业新技术、新产品与新服务。展会分为学术展区、事业发展展区和公共服务展区,以全面展示听力学领域发展并促进多样化交流合作。
3D打印制造仿生耳
这次听力学大会上,专家对未来听力产品的展望令记者印象深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新华医院听力中心主任黄治物展望了未来可能出现的听力产品:一款VEST的设备能够让人们通过感受振动“触摸”到声音。该产品外形为可穿戴背心,能够把环境声音频输入转换成振动的形式。有助于听觉障碍人士通过振动来感触声音。这款VEST设备支持通过蓝牙连接智能手机输入音频信息,能够让音频从环境噪音中分隔出来。据称,每种声音均会在装置的不同部位产生特定的振动式,形成特有的“听觉图样”。佩戴者可通过长期学习来理解这些声音或语音的信息。
系统化听力康复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赵非博士在演讲中指出,听力康复是临床听力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听力损害的影响反映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不仅在语言和声音方面,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和社会交流,听力康复成功与否应该针对听障人士的问题;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听力康复往往是一个跨学科的努力,涉及医生,听力学家,心理治疗和语音语言病理学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任何情况下,无论实施何种听力训练,采用何种康复手段,听力康复工作都不应只停留在发售或给予听障人士助听设备,以及简单地介绍如何使用这些设备。听力康复的内容不仅要包括确认听力损失的存在,诊断听力损失的性质,为听障人士提供不同类型的康复手段,还包括帮助听障人士树立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待听力损失,减少听力损失对他们生活、工作和心理所造成的影响。提高他们社会生活的参与程度。
资料整理:杭州伍方会议服务有限公司